第一百九十章 削江南士绅的‘藩’! (第1/2页)
朱标一愣。
他上下来回打量着夏之白。
他根本没想到夏之白的野心这么大。
他不仅是想吞并北元,还想依着‘元’的存在,将‘元’的领土全部霸占。
这个野心都足以称得上是狂野了。
他作为太子。
自然对元代的情况有了解。
也知晓巅峰时的大元,疆域是何等的广袤,也深知大元所谓广袤疆域下的外强中干。
大明立国之后,根本就没有这个心思,唯一的想法,就是在北疆修筑长城,抵御北方的蒙古人南下,以及趁着大明国力强劲,将北方狠狠的削弱,为天下赢得几十年上百年的太平。
但夏之白不同。
他是个疯子,他不仅想胜,还想着吞并,如今吞并都不能满足了,还想要更进一步,将那些广义上大元的领土,都纳入到大明的统御范围,这个想法太疯狂了。
即便是朱标,也为之一震。
“夏之白你疯了吗?”朱标带着几分颤音。
夏之白淡淡一笑,平静道:“我很冷静,这只是一种可能,为什么就不能成真?殿下有听说过一句话吗?叫做崽卖爷田不心疼,就如同当下大明不少王爷一样,挥霍起钱财,根本就不假思索。”
“因为他们不知道这些钱是怎么来的。”
“也不知道挣到这些钱多难。”
“这些藩王是这样,日后大明的后世帝王、臣子,同样如此,就如同古书上说的,今日割一城,明日割十城,若是大明真想占据天下久一点,就该胆子野心大一点。”
“大明的疆土不够。”
“就我而言,割不了几次,就亡国了。”
“到时天子守国门,岂不显得太过悲壮了?但若是大明将疆土向四周不断扩张,到时大明的皇帝真割起来,还能割的久一点,当然这只是一句笑话。”
夏之白调侃了一句,就重新拉回了话题。
“土地这东西,永远都不嫌多。”
“大明的疆域越辽阔,留给大明缓冲应付的时间就越多,而今在陛下的设计下,围绕着北疆设立了三道藩王戍边的防线,但不够,因为大明日后必不可少的一件事,就是削藩。”
“军事上削藩王的藩。”
“经济上削江南士绅的‘藩’。”
“而这种事,一定会做的,甚至陛下自己都会出手。”
夏之白语气很肯定。
朱标沉默。
削藩。
这件事他其实很少去想。
因为牵涉到太多人、太多事了。
发自内心的,他也认为大明当削藩,他对自己这些弟弟,虽然并不是很担心,但他不担心,是因为他有信心压得住,但后面的大明帝王呢?也都能压得住?
如今之所以无人提,主要还是北疆未定。
大明的将领,又多是骄兵悍将,不把兵权从这些将领手中拿走,只怕陛下会心神不安,让藩王统兵是权宜之计,更多是为了收拢兵权,日后大明真正的兵权只会归于五军都督府。
削藩王的藩,朱标能理解。
但削江南士绅的?
朱标有些不太明白,江南士绅什么时候算‘藩’了?
夏之白道:“治理天下,最重要的是两个权利,一个是财权,一个是人事权。”
“殿下应当也知道。”
“郭桓案下,六部都遭了殃。”
“但最重要的户部跟吏部,都没有新尚书就任,而是陛下一人肩之。”
“原因便在于此。”
“陛下深知天下的治理之道。”
“但在我看来,陛下过于弄权了,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改变,只是因为不知道谁人能相信,所以才一股脑的把权力都收了回去,只是这种明显是不可取的。”
“本来朝廷就政事繁忙。”
“如今还要多负责四个部门的政事。”
“这般重担,根本就不可取,也不可持续。”
“究其原因。”
“在于陛下没想到如何做改变。”
“大明的六部尚书,在这十几年里,换了一波又一波,处置了一个又一个,但始终没有解决问题,反而问题还越发严峻了,尤其是江南地区,本就经济昌盛,文学底蕴深厚,朝廷换了一波又一波,最终接替的还是江南地区的士人。”
“这些人中有为朝廷考虑的官员,但这样的人注定是少数。”
“以陛下如今的强势,尚且对江南地区,没有太多办法,等到日后只会更艰难。”
“不过我不会就此说太多。”
“没有意义。”
“我主要说的还是经济上。”
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经济好了,地方的百姓才有余钱读书,才能不断扩充该地区在朝廷的影响力,经济不好,就算有一两个才华横溢的冲了出去,但面对强势的淮西集团,当真能做成什么事?”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