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3章 各有谋算 (第1/2页)
当百官末尾,柯黯然自荐的声音传出来的时候,百官在心中一叹,果然今天这朝局还有其他的变数。
柯黯然作为青衣儒生,作为这一代儒家的代表,即使当初因为政见不合,被司民董行书赶出了天京,身上只有虚职,但是其本身在青年一代儒家的威望并没有减弱,反而有种虽败犹荣之感。
所以这些年家的‘天下事’,柯黯然一直都是潜蛟榜上数一数二的存在。
而今天朝贺,柯黯然进京,本来是一件大事,值得让百官们思考儒家老一辈是否因为周铁衣的事情,和柯黯然和解,想要利用柯黯然压制周铁衣。
但是一开始墨家和儒家‘天下人是否该穿十二章’太过于精彩,让大家都忽视了觐见的柯黯然。
此时柯黯然忽然出声,有种原来如此的感觉。
只不过柯黯然出声很奇怪。
按理来说,以他的地位,如果真的和董行书和解,那么今天的事情上,董行书稍微一个眼色,自然有儒家的官员推荐柯黯然,不至于要柯黯然自己自荐啊。
虽然自荐看上去勇气可嘉,但实际上在朝廷政治中并不被推崇,只有极少数成功的可能性,最大的原因就是你在自荐的同时就说明没有人帮腔。
众人的目光落在柯黯然身上的同时,法家的官员反应最快,其中一位四品法家官员出列,“陛下,柯编修久离京城,对天京一切事物尚不熟悉,报纸又是新兴变数,难以把握,不若还是交由之前办理过报纸,如今又提出报纸弊端疏的梅奉笔来管为好。”
武勋们目光微微看向长孙丹,他们不知道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出言帮梅俊苍一把。
这就是之前很多人即使知道周铁衣和梅俊苍师徒俩可能是苦肉计,但也接受了这个苦肉计的原因。
因为涉及到权力斗争,假戏也会真做。
之前大夏圣上让梅俊苍代管着督查院,如今若报纸司成立,那么梅俊苍监管报纸司,那就是真的辖制住了《天京报》,而《天京报》又是督查院权柄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了这权力,周铁衣和梅俊苍在政治权力上就不是师父传给徒弟,而是徒弟辖制师父了。
历朝历代,绝大多数朝堂上的师徒反目,即使这徒弟本来就是师父选为的继承人,也会通过一次次权力抉择渐行渐远。
长孙丹默不作声,因为他也拿不准现在梅俊苍到底在想什么?
他目光看向欣然而立的梅俊苍,梅俊苍感知到了长孙丹的目光,头微微偏了过来,长孙丹只能够看到一双洞幽眸子,深不见底。
不仅武勋有些懵逼,儒家官员们也懵逼地看向董行书,重新接纳柯黯然的事情董行书从来没有在私底下商讨过,柯黯然来到天京之后,也没有拜会过其他儒家的人,以至于大家现在都不明白,柯黯然到底是和董行书和好了呢,还是说柯黯然只是见缝插针?
不,绝对不是见缝插针那么简单。
大多数官员在心中很快就判断出来。
这么多年柯黯然都没有进宫朝贺,为何偏偏选在今年中秋之后进宫朝贺,这之前肯定是做过某种沟通的。
只不过这种沟通的结果并没有让双方都达成满意的结论,所以柯黯然才今日单独自荐。
但他自荐的底气在哪?
众人的目光看向身穿青色官服的柯黯然,柯黯然如今年过四十,双鬓微微斑白,但双眉似剑,让两眉之下的目光锐利似鹰隼。
二十年前,柯黯然就是正六品的学部编修,二十年后他还是学部编修,就是因为在当初修书的时候,与总编修董行书起了冲突,大家只知道那场冲突很大,但冲突的起因,只有当初深夜时候在书房的两人自己知道。
从此之后,本为状元的柯黯然就挂着学部编修的名头,去天下略览风闻,编修经典去了。
大夏圣上高居在御座之上,目光看向金銮殿外出列的柯黯然,问道,“你何以自荐?”
大夏圣上这么一问,百官们就知道柯黯然的底气在哪了。
柯黯然的底气就在大夏圣上那里。
柯黯然是没有完全走通董行书的路,或者因为二十年前那场冲突,到今天为止,柯黯然仍然不觉得自己错了,不想向司民董行书低头,所以他就另外走了一条路。
柯黯然一摆衣袖,金銮殿外,环绕的阳光忽然变得不那么刺眼,反而有种朦胧薄雾之感,就像是流动的山泉。
“臣见天象,故而自荐。”
天象!
这就是柯黯然给出的理由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