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6章 垂死的挣扎 (第2/2页)
听完施密特的诉说,曼斯坦因在心里把对方臭骂了一顿:你挑衅谁不好,居然去挑衅索科夫的部队。更离谱的是,你的人居然把索科夫的妻子抓了,他不发火才怪了。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,自己再怎么发火,也是于事无补,当前的首要任务,就是立即抽调去增援,希望能将第19装甲师从覆灭的边缘挽救回来。
“你们还能坚守多长时间?”曼斯坦因冷冷地问道。
施密特连忙捂住话筒,问自己的参谋长:“参谋长,我们还能坚持多长时间?”
“最多两个小时。”师参谋长苦着脸说:“再长,就无法保证了。”
“元帅阁下,”得到师参谋长的答复后,施密特连忙移开了捂住话筒的手:“我们还能坚持两个小时。”
“什么,只能坚持两个小时?”听到施密特这么说,曼斯坦因不禁皱起了眉头:“这就是你们第19装甲师的战斗力吗?面对俄国人的进攻,就只能支撑两个小时?”
“元帅阁下,”施密特连忙为自己进行辩解:“俄国人为了消灭我们,至少出动了七个步兵师,五个坦克旅的兵力,同时还有强大的炮兵。而我们呢,在经过这几天的战斗,士兵和武器装备都损失近半。双方如此悬殊的实力,我们怎么能挡住他们的进攻呢?”
“我会尽快派部队去支援你们。”曼斯坦因也不和施密特废话,在电话用命令的口吻说:“你们务必再给我坚持五个小时。”说完,也没有给施密特说话的机会,便直接挂断了电话。
挂断电话后,曼斯坦因起身走到了地图前,问站在一旁的参谋长:“参谋长,如今的第19装甲师的形势非常危急,我们可以派哪支部队去增援?”
“元帅阁下,我们如今手里只有受损严重的第六装甲师。我觉得以他们的现状,去增援第19装甲师,显然是不太现实的。”参谋长毕恭毕敬地说:“我看可以抽调大德意志师前去增援第19装甲师,以他们的实力,完全能击溃围攻施密特将军的俄国部队。”
“大德意志师不是正在和卡图科夫的部队交战吗?”曼斯坦因看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,不禁皱起了眉头:“把他们撤下来,不会影响到我们在奥博扬地区的实力吗?”
“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。”参谋长回答说:“但假如在如今的情况下,不调动大德意志师去增援,那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放弃了第19装甲师。”
听完参谋长的话,曼斯坦因思索了许久,开口说道:“好吧,先抽调燧发枪兵团和一个坦克营赶过去支援,只要他们能将俄国人的包围圈撕开一个缺口,第19装甲师就不会被俄国人歼灭。另外,命令空军出动,对围攻第19装甲师的俄国部队实施轰炸。”
半个小时后,德军的第一批轰炸机出现在战场上,他们首先对切断第19装甲师退路的步兵第384师的阵地,实施了猛烈的轰炸,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
格里岑科少将看到空中出现的敌机,连忙命令部队停止了进攻,就地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防空,同时他还给索科夫打去了电话,向索科夫求助:“司令员同志,我师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空袭,伤亡不小,请求上级能为我们提供空中支援。”
索科夫所指挥的集团军,由于在战役爆发前,是带有预备队性质的部队,因此在重武器方面的配备是不尽人意的,除了各师所拥有的炮兵团外,没有直属的炮兵部队,更别说防空部队了。面对突然出现的德国空军,索科夫也是束手无策,不过为了不引起部队的恐慌,他还在电话里安慰格里岑科说:“将军同志,不要着急,你先命令部队进行防空,我立即请求上级出动空军支援。”
话虽然这么说,等结束和格里岑科少将的通话后,索科夫却犯起了难:要请求空军的支援,是应该找瓦图京还是科涅夫呢?
听完参谋长的话,曼斯坦因思索了许久,开口说道:“好吧,先抽调燧发枪兵团和一个坦克营赶过去支援,只要他们能将俄国人的包围圈撕开一个缺口,第19装甲师就不会被俄国人歼灭。另外,命令空军出动,对围攻第19装甲师的俄国部队实施轰炸。”
半个小时后,德军的第一批轰炸机出现在战场上,他们首先对切断第19装甲师退路的步兵第384师的阵地,实施了猛烈的轰炸,给苏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。
格里岑科少将看到空中出现的敌机,连忙命令部队停止了进攻,就地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防空,同时他还给索科夫打去了电话,向索科夫求助:“司令员同志,我师遭到了德国空军的空袭,伤亡不小,请求上级能为我们提供空中支援。”
索科夫所指挥的集团军,由于在战役爆发前,是带有预备队性质的部队,因此在重武器方面的配备是不尽人意的,除了各师所拥有的炮兵团外,没有直属的炮兵部队,更别说防空部队了。面对突然出现的德国空军,索科夫也是束手无策,不过为了不引起部队的恐慌,他还在电话里安慰格里岑科说:“将军同志,不要着急,你先命令部队进行防空,我立即请求上级出动空军支援。”
话虽然这么说,等结束和格里岑科少将的通话后,索科夫却犯起了难:要请求空军的支援,是应该找瓦图京还是科涅夫呢?“大德意志师不是正在和卡图科夫的部队交战吗?”曼斯坦因看着地图上的敌我态势,不禁皱起了眉头:“把他们撤下来,不会影响到我们在奥博扬地区的实力吗?”
“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。”参谋长回答说:“但假如在如今的情况下,不调动大德意志师去增援,那就意味着我们只能放弃了第19装甲师。”